文章ID:14720时间:2024-07-05人气:
一天,一个修行者来到佛陀面前,问自己为什么不快乐。
佛陀回答: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一个人不快乐的原因,除了种种生活压力,还有对过去的追悔和对未来的忧思。
人毕竟是人,总有七情六欲,只要不成为天天执著的习性,都是正常的。
有个叫谢子衡的老中医,93岁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记者问他有什么养生的诀窍,他回答说,人生如同大雁过河,大雁经过这个河上的时候,河水里面有影子;等到大雁飞过去,河水里就什么都没有了。事来则心始见,事去则心遂空,不要小心眼。
事情分为已经发生的和尚未发生的两种。已经发生的事情,无法改变,也无须执著。尚未发生的事情又要分成两种,一种是当下的行动能改变的,一种是无从改变的。无从改变的,也无须执著。不要浪费时间精力追悔过去,或焦灼于未来。正如佛陀所言,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有一句古老的欧洲谚语说:“心灵痛苦,经由身体宣泄。”
当一个人很痛苦了,很累了,无法解脱,无法“处理”某种局面时,这个人往往就会生病。
疾病可以让一个硬撑得焦头烂额的人,找到最合理的休息的理由、放弃的理由、承认自己软弱的理由。
疾病也可以让一个耽溺于享乐、恣情纵欲的人反思与检点自己的生活方式。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疾病是对心灵的一种“保护”,一种自然的调节。
佛家有云:人生如道场。在人生道场里不断修行的目的,就在去除这种天天执著的习性。常常有活得很偏执的人,经历一场疾病后,仿佛就明白了,懂得了放下和放弃。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zlgswz/14720.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出处,史记·管晏列传,释义,晏子,即晏婴,齐国自丞相,晏子把越石父赎了出来,历史典故,春秋时期,齐相晏婴出使晋国,路过中牟地方,看见一个人头戴破帽子,反穿皮袄,身背饲草,正坐在路边休息,晏婴问了他几句话,知道他叫越石父,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便把拉车的马解下来,用这匹马把越石父赎买下来,并与他一起坐车回国,回到相府,晏子没跟越...。
历史典故 2024-07-05 16: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