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不是一切 哲理故事

文章ID:14294时间:2024-07-05人气:

故事 哲理

在一个小山村里,一位母亲辛辛苦苦养大了自己的儿子,并送儿子上了大学。当儿子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母亲也已经白发苍苍了。能自己独立工作挣钱的儿子开始寄生活费和保姆费给自己的母亲。

效率不是一切哲理故事

一开始,他的收入并不高,于是每个月除了自己的生活开销以外,余下的工资都按时寄给母亲。后来,他职位提升,工作越来越忙,变成了一季度寄一次钱给母亲,钱的数目也在一点点增加。再后来,寄钱的时间变成了半年。最后,也许是考虑到效率问题,儿子给母亲寄钱的时间变成了一年一次。

可是,当儿子一次性寄出了母亲全年的生活费和保姆费后,却收到了母亲的一张汇款单。母亲只接受了一千元钱,剩下的又全部寄回来了。随同汇款单寄出的,还有一封信。儿子有些奇怪,便连忙打开信看。

在信上,母亲说:以前,每次收到你的汇款单,我和村里的邻居们都要高兴好几天。每一个月,我们都等待着这样的欢喜和满足。我退回去的钱,希望你每月寄一点,这样,每个月我们都能够高兴一阵子。

儿子恍然大悟。同样多的钱,如果自己每个月都寄出一部分,带给母亲的欢乐将会大大增加。尽管自己花的时间多一点,但对于母亲来讲,快乐和心理的满足是难以用时间来计算的。而如果自己一次性寄出所有的钱,虽然减少了麻烦、提高了效率,但对于母亲来说,快乐的次数便大大减少了。

有时候,效率并不是从简单的表面现象来看的。对于能够产生出更大的心灵满足的情况来说,效率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且牺牲暂时的效率来换取更大的动力,从而产生更高的效率,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发表评论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zlgswz/14294.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退避三舍 成语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

成语故事 2024-07-05 14:46:3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