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ID:19186时间:2024-07-06人气:
1912年严复担任北大校长之职,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他认为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这一行为在当时称得上用心良苦。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mrgswz/19186.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春秋之际,诸侯纷争,晋献公年老体弱,无力过问国事,他的宠妃骊姬便擅自废除长子重耳,把自己亲主的儿子立为太子,并千方百计谋害重耳,重耳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逃到异国他乡去躲灾避难,重耳在外一直流浪了十多年,最后来到楚国,楚成王把他当作贵宾,用很高的礼节来招待他,使他很受感动,重耳对楚成王也很敬重,两人常常谈到深夜,成了要好的朋友,在一次宴...。
战争故事 2024-07-05 17: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