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ID:18902时间:2024-07-06人气:
1940年5月,担任第三十三集团军上将总司令的张自忠,亲自率领一支纵队在湖北宜城与敌军血战九昼夜。在日寇的重兵包围中,他身先士卒,带领部队奋勇冲杀,连中七弹,壮烈牺牲。临终时,他向随从说:“对国家,对民族,良心都平安,大家要杀敌报仇!”
周恩来同志曾把张自忠誉为“全国军人的楷模”,说“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抗战军人之魂”。曾到湖北前线访问过的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中国战歌》一书中将张自忠称为“有良心的将军”,并写道:“人们都说他视死如归。以求良心得到安慰。”张自忠将军是国民党抗日英烈中的一位。他以身殉国的壮举,正是他内心深处不可动摇的民族良心的体现。
内容声明: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mrgswz/18902.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关于长城的传说,击石燕鸣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燕鸣声,向人倾诉,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
历史典故 2024-07-05 16:37:26
在新加坡参观学习,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小学校教室墙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听了当地一所小学校长的一番解释之后,才知道原委,新加坡也曾碰到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年轻人国家意识淡薄,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一心只想到欧美读书深造,学成之后却不愿回来报效祖国,有的甚至举家移民海外,这种情况引起了新加坡政府的高度重视,新加坡政策采纳爱国人士建议,...。
哲理故事 2024-07-05 15: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