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高渐离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

文章ID:18630时间:2024-07-06人气:

写作素材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

荆轲刺秦王,失败身死。没有一个人能懂荆轲,也没有一个人敢为荆轲复仇。就连当初任用荆轲的太子丹,最后也被自己的父亲处死献于秦。

古代名人高渐离中国古代名人故事

历史上只有一人,记得荆轲,懂得荆轲,敢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不顾性命为荆轲复仇,那就是高渐离。

高渐离这个名字到了今日,为人所熟知更多的因为热门手游《王者荣耀》有这样一个英雄。大家只知道高渐离是个弹着琴的法师,输出还不错,却不知道历史上的高渐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说实话,挺遗憾的。

高渐离是战国时期燕国人,是位琴师同时也是位刺客。不过高渐离这个刺客比较特殊,因为在史记中刺杀秦王的刺客中,只有高渐离这一例,不为权势也不为权贵驱使,仅仅是为了给好友荆轲复仇而行刺。

高渐离敢于舍弃性命复仇,就可以得知与荆轲感情有多深厚了。用咱们今天的话来说,颇有些“好基友,一生一起走”的意思。

荆轲刚到燕地之时,结交了善于击筑(古代弦乐器,颈细肩园,中空,十三弦)的高渐离。两人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为知己。

据说荆轲嗜好喝酒,有一天与高渐离连同狗屠在燕市喝酒。酒至酣处,高渐离击筑,而荆轲也站起来高歌和之。两人相视一笑,快乐无比,一会儿又相对哭泣流泪,旁若无人。

他们一定是知己,知道对方的喜悦,也知道对方的伤心,才能在情感上有共鸣。

秦统一六国的脚步加快,燕已经无法抗衡,最终太子丹找到了荆轲,请求他前往刺杀秦王。荆轲既然是太子宾客,受太子恩惠,没有不答应的。

当荆轲前往刺秦之时,太子丹并知道此事的宾客都来到易水边相送。高渐离也来了,他击筑为荆轲送行,荆轲再次高声以和。也许知道这是最后一次了,荆轲的歌声直入人心,悲壮无比。

在座的士子都相顾垂泪,后又上前一步高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伴随着歌声相送,荆轲乘车离去,再没有回过头。

荆轲刺秦王失败,荆轲死,而燕国也开始承受秦王的怒火。燕王喜为了保全国家,杀掉太子丹请求秦王息怒。但是秦王根本没有停止的意思,“诏王翦军以伐燕”。用了五年的时间灭掉燕国,俘虏燕王喜。

太子丹的宾客和荆轲的朋友,都被秦王驱逐斩杀。高渐离隐姓埋名,成为一名酒保,到宋子家工作。当时宴会击筑是常事,高渐离听到宴会的击筑声,最终没有忍住指点。

高渐离一看就是懂音乐的人,于是侍从告知宋子。宋子命高渐离前来击筑,一座称善,赐酒。高渐离知道自己隐瞒不下去了,于是“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座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

宋子有一个十分善击筑的宾客,不知道怎么传到秦王耳中。秦王命高渐离来击筑,有人认出了他。秦王知道他是荆轲的好友,害怕他为荆轲复仇,于是虽然让他为自己击筑,却也命人戳瞎了高渐离的双眼。

高渐离瞎了眼击筑,仍然满座皆惊。因为他没有其他动作,渐渐的能在靠近秦王的位置上演奏。等到时机成熟之时,他在筑中灌满铅,在秦王赏乐之时,拿起筑直击秦王头颅。

高渐离最后当然失败了,而他自己也丢了性命。但是这种不为名利权贵,只为好友复仇的“义”,仍然让人佩服。

发表评论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mrgswz/18630.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二 励志随想

不知为何,自小便对于旅行有一种由衷的向往,可能是骨子里有一种对于自然的热爱,促使了我对这个世界充满探索与追寻的欲望,曾听言,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走,是升华自我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它能让我们了解到书本以外的东西,也或者是,让我们在这个年龄段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从而刺激自我成长,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字与书本,更好地理解自我,最开始的读...。

高中小说 2024-08-06 17:13:24

有启发的16个小故事 六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第六个故事,为生命画一片树叶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

哲理故事 2024-07-05 15:22:24

三个金色的雕塑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给邻国的苏丹送了三个外表、大小和重量都完全一样的金雕像,并且告诉这位苏丹,它们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国王是想拿这几个东西来试一试苏丹和他的臣民究竟聪明不聪明,苏丹接到这份不寻常的礼物,感到很奇怪,他要王宫里的人找出这三座雕像的差别来,可是,大家围着它们看了又看,查了又查,怎么也找不出来,关于这三...。

民间故事 2024-07-05 10:08:4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