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借粮

文章ID:9333时间:2024-07-05人气:

子路 民间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一天,来到陈国,陈国正在闹饥荒。当地人都饿的四处逃荒。他们师徒走到这里断了粮,几天没吃上饭。一个个饿的肚子里咕噜咕噜直叫唤。陈国人没有粮食借给他们,孔子就打发他的徒弟子路去向他的好友老子借粮。

子路见到了老子,恭恭敬敬的施了个礼说:“老子先生,我们师徒在陈国断了粮,老师让我向先生借粮来了。”

子路借粮

老子对他说:“好啊,借粮不难,不过你要回答我一个问题,答对了,把粮借给你,答不对,粮不能借给你。”

子路一是借粮心切,二是觉得一般问题也难不住他很自信的说:“好,先生请问吧。”

老子用手捋了捋胡子,慢条斯理地说:“你说什么多,什么少;什么时候欢喜,什么时候恼?”

子路一听笑了笑,说:“你听好了,我告诉你,天上星星多,日月少;娶媳妇时欢喜,出殡时恼。”

老子听了毫不客气的说:“你答的不对,对不起,这粮不能借给你。你回去吧。”

子路满以为自己回答的很正确,老子却说他回答的不对,心里不服气。心想:‘这老头子就是不想借粮给俺罢了,回去向老师告他一状,见死不救,太不够朋友了。’

子路辞别了老子,一边想一边走。带着满肚子的气回到了陈国。把事情的经过对孔子说了一遍。孔子对子路说:“子路啊,这题你回答错了,文不对题呀。”

子路一听,他老师也说他回答错了,忙问:“请问老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回答才对?”

孔子说:“应该这样回答,小人多,君子少;借时欢喜,还时恼。”

子路听罢,立即回见老子,并这样做了回答。老子听了很高兴,拿出一小竹筒小米借给了他,子路一看很不满意,嘟哝说:“问题答不对不借粮,问题答对了借给这么丁点。我们师徒那么多人,就这么点,还不够一个人吃一顿的呢。”

老子见子路不高兴,就解释说:“救急之粮不能多,快拿回去救你师徒们的命去吧。”

子路扫兴的拿着小竹筒米回到陈国,见了老师,就告老子的状:“这老头简直不够朋友,你看,问题答对了,就借给了咱这么一小筒米,够谁吃的?和不借还有啥两样?”

师徒们虽然都很生气,也没办法。管他怎么着,先倒出来熬点粥充充饥吧。可是,往袋子里一倒,淌起来没个完了。倒了一袋又一袋。一直倒了五六袋。他们师徒个个恣得蹦了起来。子路看着倒出了这么多的米,笑着说:“这么些就够了。”话音刚落,竹筒的米就不往外淌了。

发表评论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mjgswz/9333.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妄自尊大的狼

一条狼徘徊在山脚下,落日的余辉使他的影子放得特别长,看着自己的影子,他得意洋洋地对自己说,我有这么大的身体,几乎大到一亩田那样大,为什么还怕狮子,难道我不该被称为百兽之王吗,正当他沉醉于其中时,一头狮子向他扑来,将他咬得快死了,此时狼悔恨不已,大声喊道,我真不幸啊!是狂妄自大毁灭了我,这是说那些盲目狂妄自大的人,会自食其恶果,...。

寓言故事 2024-07-05 13:00:3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