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的传说

文章ID:8656时间:2024-07-04人气:

传说 石的 民间故事

相传在4000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连续发生特大洪水。黄河改道南流,夺取了淮河中下游河道,黄河夺淮入海使得整个民族陷入空前深重的灾难当中。这时候,尧主持召开部落联盟会议,研究水患问题。人们一致推荐有治水传统的夏族首领鲧也就是禹的父亲主持治水。鲧采用“堙障”的办法,修筑堤坝围堵洪水。但是洪水如此凶猛,所修筑的堤坝频繁地被大水冲垮。鲧因为治水不利而被处死。

望夫石的传说

禹继承父志,决心根治水患,造福黎民,为了找到治水的良方,他不辞千里跋涉,从黄河流域来到了淮河边上的涂山。最终禹凭借一片坚贞,从涂山氏国酋长蒙那里得到秘藏的《水经图》,同时赢得了蒙之爱女的芳心。蒙之爱女也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载的“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望 夫 石

禹娶了涂山氏女,婚后不久便离家治水去了,一别十三年不回家园。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把洪水一路引向了黄海。为了疏通淮河,禹劈开荆、涂二山,从此这两座山便夹淮河而对立了。而此时他的妻子涂山氏也生 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从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就此流传。

涂山氏女日夜向丈夫治水的方向远眺,但望穿秋水,也不见禹的归来。她朝思暮想,最终精诚所至,化作一块望夫石,端坐在涂山的东端,后人把它叫做启母石。而涂山氏女这一望,就望了4000多年。

望夫石传说2

望夫石,在广东茂名市电白县望夫镇与阳江市阳西县新圩镇交界之地有一座山,头望南海,叫“望夫石”,民间流传一首歌谣:“石作佳人在山岗,又无枕席又无床,千秋未见亲夫面,万年不换旧衣裳。” 唐代诗人王建路经此地看后,为《望夫石》作诗:“望夫石,浪悠悠,化为石,不低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不应语。”

望夫石曾留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古代,有一对居住在山下的恩爱夫妻,务农为主,膝下无男,只有一女。因战乱,丈夫被征守疆,妻子盼郎早回,每天早晚两次带女儿上山向南遥望,等待,年复一年,仍无音讯。后来,盼夫心切,与女儿上山向南遥望,期盼,茶饭不进。一夜,忽电闪雷鸣,暴风骤雨,母女俩变作大小两座岩石,屹立山上。望夫石的优美传说吸引着很多游人,凡古今到电白的文人墨客,大都登临望夫山,或留有墨迹,明朝电白县尹刘元隆曾赋诗赞颂:

堂堂挺出一天贞,左右无亲石作邻。

云鬓懒梳千岁髻,月眉常锁四时春。

雾为腻粉凭风抹,霞作胭脂向日匀。

莫道面前无宝镜,一轮明月照夫人。

何代征夫去不还?相思变化在青山。

万年遗像应无赛,千古离情尚未阑。

云锦漫铺螺髻上,月梳斜插翠眉间。

久传岩畔多珍异,几欲登临恨路难。

发表评论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mjgswz/8656.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魔鬼身上的屋子

路上,走着一只魔鬼,那真是一只奇怪的魔鬼,它的身上背着一个大屋子,大屋子有高高的2层,就压在它的背上,嘿,魔鬼,你为什么背着一个大屋子走路了?,一个小孩坐在大树枝上对魔鬼说道,因为这是我的工作,我得用这个大屋子去做很多的事情,魔鬼说,小孩一听觉得很好奇,就决定跟魔鬼去看看,看看魔鬼用这个屋子做什么工作,于是魔鬼带着小孩,往前走,...。

童话故事 2024-07-04 21:31:49

东戈和莫哈奇

从前,我不知道什么地方,你也不知道什么地方,总之,在世界最遥远的两个角落的某一个地方,有两个步兵团,每个团打发一名士兵回老家,这两个士兵既没有家,也没有国,便朝自己鼻尖指的方向走,走到哪儿算哪儿,他们俩不约而同来到一个大镇子,正赶上那里有集市,他们在集市上游来逛去,既不卖东西,也不买东西,因为他们都一无所有,当他们拖着脚步从熙熙攘攘的...。

童话故事 2024-07-04 21:18:23

拔河马比赛

你会说,错了,题目错了,应该是拔河比赛,不,我说的就是拔河马比赛,河马先生是个大胖子,他不喜欢运动,越长越肥胖,他的朋友毛驴先生呢,是个瘦子,他也不喜欢运动,越长越瘦,有一天,河马先生来毛驴先生家做客,他一进门,就——屁股坐在毛驴先生家的一把漂亮椅子上了,可是当他离开的时候,无论如何也站不起来了,胖胖的河马先生,被毛驴先生家的瘦椅子给...。

睡前故事 2024-07-04 17:26:3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