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百尺竿头

文章ID:14917时间:2024-07-05人气:

百尺竿头 写作素材 历史典故

【出处】(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

历史典故百尺竿头

【释义】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大的成就;佛教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历史典故】

宋朝时期,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他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总是会深受感染。

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去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虽然很多,但法堂内除了大师的声音外,一片寂静。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起来,向他行了一个礼,然后提了几个问题,请求大师解答。大师还了礼,慢慢地回答他。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人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拿出了一份偈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大师指着偈帖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是真正的高峰。

【成长心语】

鲁迅说过:“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人最强大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唯有超越自己,才能达到真正的进步与成功。“不满足”是一种盼望,是一种追求,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只有永不满足,人类才能从低级走向高级,才能从原始社会山洞草棚为居、树叶兽皮为衣的艰难困苦中摆脱出来,才能从过去的石制工具发展到今天的电子技术、太空航空。保持不满足,即使已经达到了“百尺竿头”,仍需要“更进一步”。



发表评论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规信息,如您发现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清除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sj520.cn/lsdgwz/14917.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青蛙的陷井

青蛙的陷井2012,10,16来源,整合看到蹦,bèng,来蹦去的蟋蟀,xīshuài,,好想捉几只,最好有戴警察帽子的,还有大肚子的……一只名叫,大嘴巴,的青蛙这样想,大嘴巴在草丛里挖了一个坑,kēng,,拔,bá,了许多青草,轻轻盖在上面,啊哈,陷阱,xiànjǐng,做好了!,大嘴巴自言自语道,想象着蟋蟀们掉进陷阱的样子,大嘴...。

动物故事 2024-07-05 18:11:18

谁的本领大 小学四年级童话寓言作文

一个安静的中午,小猴和小鹿争吵着谁的本领大,声音越来越大,把在睡午觉的大象吵醒了,大象过来说,你们吵什么呀?,小猴说,我们在吵谁的本领大,大象手叉着腰,用它灵活的鼻子指着河对岸的果树说,谁先把河对岸果树上的果子摘下来,谁的本领就大,小猴吓得抓耳挠腮,小鹿往后退了好几步,小猴和小鹿思考了好长时间,小猴说,小鹿,我们团结合作,...。

四年级 2024-07-04 12:58: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