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立木为信 " 相关文章 3 条,显示最新 30 条
网站提交
事例内容战国初期,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国落后,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于是委派商鞅实施变法,商鞅起草了一系列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不一会儿,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
历史典故
整理了历史典故素材的汇总,点击标题查看,希望给家长和同学们一些帮助,仅供参考,历史典故素材汇总约法三章,450字祁黄羊举贤去私,500字王子猷雪夜访戴,450字爱种树的历史名人们,450字立木为信,500字戴震难师,500字锦囊诗草,550字一钱落职,500字败在一撇上的战争,400字,六尺巷,的故事,250字王莽谦恭未篡时,450字...。
出处,史记·商鞅列传,释义,商鞅为推行新法而取信于民的方法,比喻只有言出必行,历史典故,战国七雄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但自从秦孝公即位后,他重用卫国人商鞅变法强国,使秦国一跃成为七国之中最强者,商鞅在变法前,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难,为了让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命人在京城南门立了一根三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