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生物多样性 " 相关网站 3 条,显示最新 30 条
网站提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以野生动物和模式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现代动物学研究,服务于人口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家重大需求。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机制、生殖与发育调控、生物灾害爆发机制与控制、物种濒危机制与保护等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在动物分类与进化、农业虫鼠害防控和濒危动物保护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动物研究所“一三五”战略规划目标包括三个重大突破和六个重点培育方向:三个重大突破:(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二)害虫害鼠行为调控;(三)动物进化与保护。六个重点培育方向:(一)生育力维持与生殖健康;(二)膜生物学与重大疾病;(三)有害生物成灾机制与防控;(四)物种的濒危机制与保护;(五)动物多样性格局形成与演化机制;(六)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创制。
编程开发
中国自然标本馆(ChineseFieldHerbarium,简称CFH)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建设的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平台,致力于为用户生物多样性数据的采集、管理、利用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并将广泛的志愿者力量综合起来,推动大范围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CFH的原则是公平、公开、志愿、合作、互动,用户的数据提交与平台的服务提供不以任何经济利益为目的,但欢迎相关的研究合作与经费支持。
网络应用
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由老一辈著名植物学家、中国近代植物学奠基人胡先骕、中国蕨类植物学创始人秦仁昌、中国植物园之父陈封怀三位先生于1934年亲手创办,是我国第一座亚热带山地植物园,占地面积5000余亩。经过几代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现已建成松柏区、杜鹃园、蕨苑、温室区、岩石园、猕猴桃园等17个专类园区,迁地保育植物5500余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57种,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特别在松柏类植物、杜鹃花属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引种保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国内植物园中独树一帜的三大特色,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历史文化